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文珂
农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改善。
8月14日—15日,“V观沂源·高质量发展媒体调研行”主题调研活动走进沂源,邀请主流媒体记者和自媒体大V,围绕工业强县、农业富民、文旅提质、民生改善等领域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感受沂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4日上午,参加主题调研活动的媒体记者和自媒体大V来到沂源县东里镇,深入一线了解特色农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
在东安城葡萄园全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的种植园内,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园区内实现温度、湿度和施肥的智能化管理,保证了果品品质,节约了人力成本。
山东星辉农业公司负责人表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300亩,预算总投资3.9亿元。今年将启动实施占地120亩的东星数字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设计容量5万吨的智慧冷链物流中心、日分拣能力300吨的数字分拣配送中心、年交易10万吨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和年加工3000吨的果品深加工中心,全方位精准对接湖南红星农批市场,建强产供销一体化订单式集成化销售专线,确保果品销得畅、卖得出,实现果品的优质优价。
位于淄博、临沂交界处的东里镇,绿色生态优势十分突出,作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农业产业乡镇、省级中心镇和山东省特色小镇,这里林果资源丰富,是苹果、黄桃、葡萄、草莓等水果种植优势区。
当前,东里镇正在推进果业振兴“221工程”,聚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聚焦农业现代化,在一产上重塑提质;全面做实农业全链条发展路径,聚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实现二产延链增值。同时打造集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流通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
山东绿果源有限公司就是果品深加工的一个代表性企业,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年生产果蔬脆片达500吨,年销售额1500万元,利润300万元,利税240万元,同时还能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绿果源黄桃加工项目无疑是沂源延长农业产业链的关键一步,为沂源农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上述措施落实见效,东里镇的果品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了全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果品产业实现“二次飞跃”。
东里镇是沂源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代表。作为淄博的传统农业县,沂源现有果品面积75万亩,其中苹果32万亩,年产70万吨,“沂源红”品牌价值达到149.3亿元。果品收入占群众收入的70%,果树成了老百姓名副其实的“钱袋子”。
然而,该县农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发展瓶颈,该如何在农业升级的战役中突出重围,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当地大力实施果业振兴计划,积极推动果业转型,尤其是打造富锶农产品,发展果品深加工,提升了果品附加值,走出一条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新路子。
从2020年开始,沂源实施果业振兴计划,围绕“三老”问题,重点对果树、技术进行更新。目前,累计完成老果园更新重建和改造提升26万亩,实现了果树品种、种植技术、管理模式的升级换代。
此外,倚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沂源找到了“富锶”这一新赛道。沂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沂源山区多,苹果总体种植面积不好扩大,只能在提升附加值上下功夫,走特色农业、健康农业的路子。
经中国农科院权威检测调研,沂源水中锶平均含量5.48毫克/升,是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的27.4倍,土壤中锶平均含量160.5毫克/千克,超过二级丰度标准,是富锶安全区。
此外,沂源还与中国农科院、山农大共建国家级富锶产业研究院和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沂源实验室,发展富锶农产品2.3万亩,推广苹果新品种26个,真正实现了以科技赋能果业转型的目标。
截至目前,沂源已经建成25处数字果园、64处现代农业示范园,果品优果率和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
在东里镇,金黄金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成了农业升级的典型范例,成功入选第四批“好品山东”知名品牌。该园区始终将肥水管理作为根本要素,积极推行精准配方施肥等先进技术。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使用控释肥、增施锶硅钙等微量元素,有效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成功解决了果实硬度低、裂核等难题,商品果率高达90%。
“这片示范园总占地面积150亩,共栽植金黄金桃树1.6万株,年产金黄金桃90余万斤,年可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有了这个园区,我们福禄坪村还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当地村民自豪地说道。
经过调研,媒体记者与网络大V一致认为,沂源农业在挑战中积极探索,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产业结构等一系列举措,正逐步实现农业的升级之变。
未来股票安全配资,沂源农业有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_股票配资开户_新手炒股配资观点